Z轴配平,修正的是N1轴和N2轴在出厂时,在物理硬件层面上,所存在的微小高度差。
消除高度差,让N1和N2处于物理状态的齐平,是后续标定的准入条件和必须的标准。
N1和N2的初始高度差并不能直接获得,我们可以让N1和N2分别携带同一枚吸嘴,依次去接同一高度平面上的某块电路板,根据两次获得的高度数据,可以计算出高度差的大小,进而对高度差的进行修正。
OpenPnP是将N1作为主轴,N2作为副轴,Z轴配平其实就是通过修改配平值,让N2轴向N1轴看齐。
配平目标是:让N1和N2的高度差足够小,且高度差落在0.1mm以内。
注意:
Z轴配平是后续标定步骤的准入条件和根基!!必须配平,方可进入标定环节!!
一旦失败,再完美的标定结果都将是徒劳!!
要实现Z轴的配平,我们只需要修改一个参数值,即配平值。
该参数值在贴片机主板U盘的Config.txt文件中,需要找到下述的代码行:
endstop.maxz.homing_position -21.11 # 在此处调整Z轴水平
配平值的初始值为 -21.11,是个负数值。如下图所示。
老用户:
您可以从之前的备份中找到旧的config.txt文件,将之前的配平值誊抄至新导入的config.txt文件中,然后保存。
按压复位开关3秒后,再启动OpenPnP软件,通过N1N2携带同一枚503吸嘴,验证配平值是否依旧合理。
根据需要,决定是否需要重新进行配平。
如果配平效果很好,N1N2的高度差已经小于0.1mm,则可以跳过下方的配平操作步骤,直接进入后续实质的标定教程。
本章节推荐将Jog面板中Speed[%]的速度设定为25,慢速运行。
首先,我们要为Z轴配平,获取一个方便的位置。
在Jog操作面板,移动贴装头,将顶部相机的十字对准标定板上那个位置较低的覆铜Mark点上,然后前往下图界面。
点击蓝色的坐标捕获按钮,临时使用Primary Fiducial(主要标定点)做为目标位置,进行Z轴配平,最后别忘了点击右下角的Apply按钮。
注意:
- 由于所有的吸嘴尖都带有弹簧,过量的下压行程会被弹簧所吸收,请严格观察并控制好吸嘴尖从上往下,直至刚好接触标定板时的高度。
- 避免吸嘴尖在接触标定板的表面后,因继续下压,产生过量的弹性压缩。尽最大可能,严格把控吸嘴尖刚好触碰到标定板表面时的Z值高度。
- 由于还未开展后续的标定工作,此时下降的N1-503吸嘴尖,并不会与Primary Fiducial(主要基准点)的覆铜Mark点重合,存在一定的偏移,这是正常的。下图示意。
配平值 | N1高度值 | N2高度值 |
-21.11 | -11.6 | -11.3 |
配平值的确定,需要按下述逻辑进行:
大概的了解一下原理和计算过程就行,下方有我们准备好的配平计算器。
1. 基础原则:高度值均为负数值,而且,负号后面的数值越大,则代表吸嘴下降的越深,吸嘴尖的高度就越靠下。
2. 落差公式:将N1的高度值减去N2的高度值,再取这个差值的一半作为落差值。
3. 配平幅度公式:取落差值的绝对值,然后再将其除以0.2,所获得的数值就是配平幅度。
4. 获得新的配平值:
综上:
文字有点多,其实原理很简单。
最后总结的公式为:
工具:
我们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一个简易的网页工具:Z轴配平计算器,可以自动帮您计算出新的配平值。
由于该计算器的逻辑来源于经验,目的是辅助您缩小配平值的结果。
您可能还需要至少2~3次的循环操作,不断获取和判别N1N2在新的配平值下的表现。
最后,根据新的高度差再次使用该计算器,反复调整配平值,直至达成配平目标。
配平目标是:让N1和N2的高度差足够小,且高度差落在0.1mm以内。
由于Z轴配平期间,会经历多次503吸嘴的循环拆装,请大家务必耐心操作。
可以借助手电筒,调整步进距离,配合Z轴↑键和↓键,观察和判定503吸嘴尖刚好贴近标定板表面时的状态。
吸嘴尖刚好触碰标定板的操作过程,还会在后续的标定阶段使用到。
完成Z轴配平后,可以通过手动换嘴,取下503吸嘴。
此时,就可以前往软件 Issues & Solutions(问题和解决方案)菜单,开展后续实际的标定工作。
上一章:03-安装校准套装 目录 下一章:05-问题和解决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