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必须完成贴片机的标定工作后,方可开展后续自动换嘴章节的内容。
- OpenPnP默认使用的是手动换嘴功能,待标定阶段完成后,可以启用自动换嘴。
- OpenPnP中有元件库、封装库、视觉方案、飞达库等软件功能。而吸嘴坞其实就是贴片机的自动刀具库。是对软件功能的硬件加持。
- TORNADOSMT_V2通过吸嘴坞,可以实现吸嘴的自动更换功能,这将极大的方便和满足贴片进程中对不同吸嘴的需求。
- 贴片任务过程中,N1和N2会根据您在各元件封装中对吸嘴的分配,在贴片任务期间,自主选择吸嘴进行贴片,这也是自动换嘴中"自动"的含义。
- 放入吸嘴坞中的吸嘴,仍然可以通过手动换嘴,进行不同吸嘴之间的更换操作。
- 我们把所有与吸嘴有关的内容和操作,全部汇总到该章节中。
- 包括:新增吸嘴,吸嘴的各项参数设定,手动从吸嘴坞中更换吸嘴,以及吸嘴的同心度校准。
- 在OpenPnP的英文界面中,Nozzle Tip为吸嘴;Nozzle为吸嘴连杆,分为N1轴和N2轴。
- 吸嘴是装入吸嘴连杆中进行使用的,用于吸取元件。
- 平时注意保护和保养吸嘴尖和吸嘴弹簧,长时间不用的吸嘴,请及时回收并放入收纳盒中。
TORNADOSMT_V2需要使用JUKI吸嘴,吸嘴背景为黑色。下图所示。
- 贴片机两侧的吸嘴坞,总共可容纳10枚吸嘴。
- 由于吸嘴连杆机械结构的设计,V2只适合安装JUKI吸嘴。
- 随新机的购置,已附送型号502至508,共7枚吸嘴。
- 在OpenPnP里,黑色吸嘴的识别成功率是最高的,所以默认推荐使用黑色吸嘴。
- 由于500和501吸嘴尖极微小,测试后发现稳定还是可以的,对于极小元件,您依然可以尝试使用。
软件中有关吸嘴的功能项和知识点,需要介绍给大家。
1. 软件中吸嘴列表的吸嘴排序,暂时无法进行手动调整。
- 也就是OpenPnP暂时不支持吸嘴列表的二次排序。
- 为了吸嘴的井然有序,强烈要求大家在新建吸嘴时,提前规划好吸嘴布局的先后顺序。
- 新建的吸嘴名称,支持中文。
2. N1和N2在任务执行期间,可以同时挂载两枚相同型号或不同型号的吸嘴,在贴片任务执行期间,会从同一个飞达依次取料,提高效率。
- 同一个封装下会有N多个元件;封装为父姓,元件为子名。
- 吸嘴是指定给封装的,因此,同一个封装在吸嘴列表里可以指定多枚相同或不同型号的吸嘴。
3. 元件是被真空负压,压在吸嘴上的,吸嘴尖与元件顶部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大,搬运元件时的可靠性就越好。
- 吸嘴吸取元件如果只考虑克服元件自重、能否吸起来,是不够的。
- 元件在底部纠偏时会 预旋转,过小的吸嘴有可能出现吸嘴转动而元件不动的情况,导致元件极性方向失准。
- 请根据各个元件接触面以及吸嘴尖的尺寸,合理分配吸嘴。
- 我的建议是,尽可能为元件安排大吸嘴。
4. N1或N2上已挂载的吸嘴,在贴片任务开始时,具有贴片顺序的优先级,会优先使用当前已挂载的吸嘴进行贴片。
5. 在进行实际吸取元件之前,都需要手动进行一次吸嘴同心度校准,以保障吸嘴数据的准确,这是底部纠偏和实际贴片的必要前提。
6. 下一次开机时,软件会保留着上一次停机时,N1轴或N2轴已挂载的吸嘴信息。
- 由于吸嘴列表中的吸嘴排序暂时无法手动排序。
- 初始所用的配置文件中的吸嘴顺序,只适合于手动换嘴。但是我们还是建议大家,提前为自动换嘴做布局,事半功倍。
- 也就是需要您根据自身贴片需要以及常用元件尺寸大小,提前为吸嘴坞中即将要使用到的吸嘴做排序和布局分配。
- 贴片机左侧的吸嘴坞只能给N1轴提供吸嘴,右侧的吸嘴坞只能给N2轴提供吸嘴。
- 同一侧吸嘴坞,只能放1枚同型号的吸嘴。两侧吸嘴坞最多支持10枚吸嘴。
- 这样,就要求我们在Nozzle Tips(吸嘴列表)里新建吸嘴时,提前为吸嘴坞,拟定好各个吸嘴的摆放顺序。
下表是我所使用的吸嘴列表,供大家参考:
吸嘴列表 |
N1-502 |
N1-503 |
N1-504 |
N1-505 |
N1-506 |
N2-502 |
N2-503 |
N2-504 |
N2-507 |
N2-508 |
- 这是我所使用的方案,命名以N1和N2开头,便于在软件中区分吸嘴的所属轴信息。
- 用标签在吸嘴坞旁,注明了吸嘴型号,以免摆放错误。下图所示。
- 由于我的阻容贴片元件集中在0402~1206的封装区间,额外购置了3枚黑色JUKI吸嘴:502 & 503 & 504,布满两侧吸嘴坞中的10个吸嘴槽。
- 当我需要取用0603封装的元件时,N1和N2就可以同时挂载两枚相同型号的502吸嘴,从同一个飞达中依次取料,实现一次贴片循环,贴两枚相同的元件,提高效率。
请您允许我,从我的视角出发,以如何搭建我所使用的方案作为叙事主线,将操作过程以及步骤,介绍给大家。
每位用户安排的吸嘴顺序不尽相同,但是,殊归同路,基于的原理其实都是相通的。
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接下来的教程内容有:
- 新建吸嘴:根据您为吸嘴坞拟定好的吸嘴摆放顺序,在吸嘴列表里,新建所有吸嘴。
- 吸嘴配置:为各枚吸嘴,设置基础参数。
- 吸嘴标定:依次装入吸嘴,对各个型号的吸嘴进行特征标定和吸嘴背景设置,并启用同心度校准。
- 自动换嘴:根据吸嘴列表顺序,将吸嘴放入吸嘴坞中,通过手动操作,获取各个吸嘴的自动换嘴位置。
- 手动换嘴:从吸嘴坞中进行手动换嘴的手动操作。
- 验证验收:依次从吸嘴坞中装入吸嘴,识别和判别自动换嘴位置和同心度校准结果,是否稳定。
以上教程,请按顺序依次进行。
现在可以进入下一章:新建吸嘴。
上一章:无 目录 下一章:02-新建吸嘴